• 首页
  • 走进滨湖
  • 滨湖影像
  • 当前位置: www.365488.com>滨湖规划

    老子庄子都来合肥当“领路人”

    来源日期: 2014年03月24日17时00分    信息来源: 新安晚报

     

     

     

     

     

     

     

     

     

     

     

        除了以地名来命名道路,用文化名人和英雄人物命名道路,也是一个重要主题。合肥路名中,不仅有老子、庄子、曹操等安徽文化名人的印记,也有聂士成、范鸿仙等合肥英雄人物的名字体现。

        在亳州命名区,有以著名历史人物命名的天静宫(老子诞生地)、问礼(老子典故)、莊周、魏武(曹操)、华佗、嵇康等路。 在双墩镇一带命名了一组出生于长丰县的辛亥革命烈士和晚清民族英雄姓名的道路,有聂士成、旸谷、映典、文杰、宏勋、百川、晓舟、鸿仙八条路。

        除了历史人物,地域特色也被用来命名道路。淮南命名区,有以凤台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鼓灯”命名的一组道路:鼓灯、兰花(女一号称谓)、腊花(女二号称谓)、盘鼓(武术、杂技称谓)、花场(舞蹈称谓)、灯歌(歌唱称谓)六条路。

        而在董铺水库东面的森林公园有以十二色树木命名的红叶、橙香、黄桂、绿柳、青松、蓝莓、棕榈、紫荆、黑松、白杨、金桔、银杉十二条路。有以七色鸟命名的七条路:赤雀、橙眉、黄鹂、绿鸠、青鸟、蓝鹤、紫燕。

        另外,在道路纵横排列上也有一些规律可循。一是山水有别,山岳一般命名于南北向路上,江河湖泊一般命名在东西向路上;区域有别,西南组团以金寨南路为界,西片的南北向道路以肥西地名命名,东西向道路以六安地区地名命名;南片的东西向道路以肥西地名命名,南北向道路以安庆地区地名命名。除此之外,词汇方面也能体现差异,双凤产业园的南北向道路都以“凤”字领头的词汇命名,如凤丹、凤霞、凤亭等,东西向道路则以“金”字领头,如金兰、金梅、金峰等。

        滨湖新区打开中国地图

        滨湖新区属于一块特殊命名区,为了展示合肥市将跻身全国大都市行列,采用了全国地名命名,看到滨湖新区各主要道路的名字,就仿佛打开一张中国地图。

        这些地名所代表的地方和在全国的实际地理方位大体一致,东西向道路以黄河、扬子江、珠江三条路为分割华北、华中、华南三大区域地名的分界线,南北向道路以北京路为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名的分界线;省名依序命于南北向道路,省会城市名依序命名于东西向道路。

        另外,“城市天地”金融、商贸、娱乐区的5条路,南北向是金丝燕街、银鹭街,东西向是朱雀街、孔雀街、云雀街。除此之外,还保留一批老地名,如骆岗、义兴、义城、烟墩、丙铺等,

        新区主干道名字“高大上”

        支撑东、南、西、北、西南五大片区的骨干道路,这些道路大都宽在45米以上,长达数公里并贯穿整个片区甚至多个片区,道路名称以富有时代色彩的词汇冠之。

        南片 “改革开放”一组,有繁华大道、锦绣大道、方兴大道;东片“天工宏图”一组,有天工大道、宏图大道、龙兴大道;北片“北城崛起”一组,有淮海大道、北城大道、五湖大道;西片“科学创新”一组,有科学大道、创新大道;西南片(肥西上派)“丰乐江淮”一组,道路依次是江淮大道、杭埠河大道、丰乐河大道、淠史杭大道。

        老子

        庄子

        1953年9月合肥市第一座钢筋水泥市政桥——淮河路大桥建成通车,命名为“胜利桥”。

        1956年1月城区主要交通干道的交叉路口,设置人行横道线,划分快慢车道线,实行人车分离,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道行驶。

        1956年2月合肥市公共汽车公司成立。首次开辟火车站至农学院线路,全程8公里。

        1956年7月合肥市第一条柏油路——长江路动工兴建,全长3公里。

        1959年12月合肥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提出“整理城内、整顿东郊、美化西郊、发展南郊、开辟北郊”的分片规划方针。

        1965年6月市人委发出通知,对一些老街老巷改命新名。

        1980年3月成立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开始地名普查工作。

        1982年12月市政府决定,凡在“文化大革命”中被任意更改的路名、街巷名、公园名等全部恢复原名。

        1995年16.8公里的一环路全线贯通,五里墩立交桥建成,二环路首期工程竣工。

        1996年二环路东线全面竣工,南淝河大桥主体工程完成,马鞍山中路、巢湖路、固镇路开工拓建,黄山路中段改造竣工,长江中路两座过街天桥建成。

        1997年二环路当涂路大桥、美屯立交桥竣工通车。

        1999年胜利路全面打通,缩短了新火车站与市中心的距离。金屯芜立交桥一期完工。

        2008年合肥第一座高架桥——金寨路高架建成通车。

        那些年,那些路   

合肥市滨湖新区建设管理委员会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902634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